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反詐防騙意識,9月1日,尚義縣人民法院刑事庭干警走進尚義縣第一中學,為學生和家長送上“反詐宣傳第一課”,在校園內進行了一次“關注信息安全,遠離電信詐騙”專題普法活動。
“剛滿20歲的范某某,將其名下的中國農業(yè)銀行卡出售給他人,給被騙人造成了巨額財產損失,他也因此而獲刑。近年來,我院審理的涉電詐下游犯罪20余件,被告人以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為主?!碑斎丈衔纾辛x縣第一中學校園內,尚義縣人民法院刑事庭干警正在開展反詐宣講。刑事庭干警以案說法,向新入學高中生詳細講解了買賣、出租、出售“兩卡”的社會危害性及法律后果。向廣大學生及家長介紹了現(xiàn)在流行的各類新型騙局,謹防上當受騙,同時介紹了國家反詐A P P安裝使用等相關事宜。此外,刑事庭干警還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了分析,讓同學們明白上當受騙的真正原因,告誡同學們遇事要沉著冷靜,不要貪圖小利,不要隨意在網絡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及銀行卡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收到陌生電話與短信時,不要輕易點擊鏈接,發(fā)現(xiàn)上當受騙時要及時報警并采取緊急止損方式,將損失降到最低。
活動中,學生及家長們紛紛表示很有收獲,并表示會通過微信等媒介積極宣傳防范電信詐騙知識,幫助更多群眾預防電信詐騙?;顒咏Y束后,刑事庭干警還在校園內給學生家長發(fā)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明白紙、各類宣傳手冊600余份,進一步擴大了反詐宣傳的覆蓋面。
?。ㄓ浾?呂慧 通訊員 趙珂)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