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一心重建家園
8月15日上午,在懷來縣小南辛堡鎮(zhèn)辛莊村的進村道路上,到處一派忙碌景象:一輛挖掘機清理著河溝里的亂石,再填入道路兩邊殘缺的裂縫里;另一輛挖掘機則開辟著通往山上的道路,轟隆隆的聲響混著蟬鳴,為這個寧靜偏遠的村莊帶來了生機……“洪水沖斷了進村主干道,我們抓緊修復,已經基本恢復交通,目前將道路兩邊再平整下。那邊在搶修田間道路,現在是賣檳子的好時候,可不敢誤了上山摘檳子?!贝妩h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方建忠告訴記者。
一路顛簸,記者進了村。辛莊村傍山而建,村兩側皆是高高的土崖,土崖經連日沖泡土質早已松軟,時不時掉落。土崖下方,高高低低坐落著不少民房,有的院墻已經倒塌,有的成了危房,用警戒線圍了起來,有些地方則立著安全提示牌?!斑@次坍塌的房子都是常年不住的空房。好在鎮(zhèn)干部和我們一起,將村民們全部提前轉移出來,這才沒有發(fā)生危險?!狈浇ㄖ抑赶蛞惶幫裂孪路剑灰婞S色泥土混著磚石已然一片廢墟,半個月前這里還是村民居住的土窯房?,F在,我們只能從方建忠的手機里看到它的原貌。
7月29日至8月2日的這場強降雨令懷來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山洪,辛莊村情況頗為嚴重。方建忠告訴記者,小南辛堡鎮(zhèn)是“八棱海棠”之鄉(xiāng),是當地村民主要收入來源,9月下旬開始采摘,一旦誤了采摘期,全年收入都受影響。方建忠很是著急,加緊搶修道路,爭取讓村民的錢袋子少受些影響。
重建家園,時間緊,任務重。“村域地形復雜,又多老弱病殘,這些因素給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帶來了不小挑戰(zhàn)?!边@幾天,全村黨員干部帶頭,全體村民跟上,搶時間,搶速度,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支援的挖掘機來了,各地捐贈的水泥來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送來了生活物資,鎮(zhèn)政府補貼房屋受損村民租金,黨員幫著村民解決各種問題……全村重建家園的熱情高漲。記者來到半山腰的方學斌家,只見村干部正帶著七八個黨員,和村民一起用水泥和紅磚壘院墻,“水泥和磚頭是鎮(zhèn)政府免費發(fā)放的?!狈綄W斌邊干著活兒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58歲的劉來家這次損失比較少,七八畝海棠樹并未受影響,院墻倒了,便和鄰居互助自救,結成對子,一起修補院墻?!按謇飰褎诹ι?,我是村里最年輕的。我們采用村民互助和黨員志愿服務隊幫扶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搶修速度。相鄰的兩三家結成一組,集中勞動力一家家的修。”方建忠說。
鎮(zhèn)黨委副書記、鎮(zhèn)長趙宏升與我們同行,村民們見到他親切的打著招呼,看著村里的恢復情況,他的眉頭漸漸舒展,“保障村民生命安全,不出現任何一例人員傷亡”,這是他的錚錚誓言。7月29日,從縣里開完防汛作戰(zhàn)會的趙宏升緊張起來,會上通知將有一場強降雨抵達該縣,各鄉(xiāng)鎮(zhèn)做好準備。趙宏升拿出時時準備在身側的防汛圖,幾處用紅筆標出的村子映入眼簾?!俺霭l(fā),啟動應急預案部署和‘五級包聯’機制,鎮(zhèn)班子成員帶頭進山區(qū)?!壁w宏升當天來到了地勢最為險要的辛莊村現場指揮,對村民轉移工作提標擴面,靠山戶、沿河戶、獨居老人戶等陸續(xù)轉移。
7月30日,暴雨如注。汛情就是命令,趙宏升和黨員干部按照之前明確的包聯片區(qū)分頭行動,抓緊轉移村民,經過不懈努力,全村150人被安全轉移至臨時安置點。
越是關鍵時刻、危急關頭,越見初心使命,越見責任擔當。鎮(zhèn)黨支部帶領村黨支部,支部帶領黨員,黨員帶領群眾,群眾齊配合,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趙宏升和全體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抵擋這場70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包聯縣領導、縣委副書記馮占武第一時間組織精干力量,調配機械設施,僅用一天時間,打通了5條斷裂的村村通主干道和6處阻塞道路,保證這11條“生命線”通暢。鎮(zhèn)黨委帶領各村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力,投身抗洪防汛第一線,緊急避險轉移7個風險較大村878人,緊急轉移安置337戶585人。災情過后,鎮(zhèn)里如火如荼地開展災后恢復工作,在縣交通局的大力幫助下,打通1.2千米阻斷路段,修復各村田間道路25公里,村民生產逐步恢復。配合電力系統對8公里受損線路進行加固,對倒塌、傾斜電桿進行扶正固定,同時,完成了700米自來水管道修復,辛莊、化莊自來水管道6.1千米全部回填,村民用電和用水已基本恢復正常。
烈日下,趙宏升嗓子沙啞著說:“這是一次真正的考驗,小南辛堡鎮(zhèn)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們經受住了考驗。我們有信心,將家園重建得更加美麗,更加宜居!”(記者 臧波 郝大釗 通訊員 楊磊 趙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