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wǎng) 數(shù)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網(wǎng)絡宣講 > 學習中心

總書記和代表委員的故事丨“總書記聽我講故事”

2022-02-26 16:25:40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總書記聽我講故事”

  開欄的話:

  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同代表委員面對面交流,傾聽來自人民的心聲。一次次坦誠真摯的交流互動,定格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瞬間,也是人民領袖同人民群眾心意相通的真實寫照。即日起,新華社開設“總書記和代表委員的故事”欄目,以代表委員的回憶講述,展現(xiàn)總書記同人民在一起的深厚情誼。今天刊發(fā)《“總書記聽我講故事”》。

  新華社記者屈婷、鄒多為、郭敬丹

  習近平總書記同朱國萍代表兩次近距離交流,都同講故事有關。

  第一次是8年前,人民大會堂上海廳。

  2014年3月5日下午3時,熱烈的掌聲響起,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會場,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

  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街道虹儲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朱國萍是參會代表之一。大家坐成內外兩圈,朱國萍坐在內圈。

  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總書記高興地同代表們握手。到了朱國萍,總書記親切稱她“老代表”。

  朱國萍那時是兩屆代表了,聽總書記這樣說,感到很溫暖。

  審議中,朱國萍沒打磕巴,用8分鐘向總書記講了三個故事:老百姓怎么“搶”學區(qū)房?到人山人海的兒科看病有多難?如何讓高齡老人體面養(yǎng)老?

  “現(xiàn)在的醫(yī)院,人多得像火車站,各地的患者都‘擠’到一線城市來看病。疑難雜癥可以理解,小病小痛真是勞民傷財……”

  朱國萍講的是家長里短的故事,也是來自基層的實情。

  總書記聽了稱贊道,講故事比講道理更好。

  朱國萍心里明白:總書記聽她這個社區(qū)代表講故事,是在傾聽來自基層的民聲,了解來自基層的民情,調研來自基層的民意。

  在那次會議上,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xiāng)社區(qū),社區(qū)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p>

  朱國萍暗下決心:今后工作還要做得更細,還要“上新”更多反映群眾急難愁盼的“故事”。

  會后,社區(qū)居民稱贊她是“故事大王”,朱國萍的“發(fā)條”上得更足了。

  居民生病住院、婚喪嫁娶她“必訪”;困難老人、再就業(yè)人員她“必問”;幫困措施、居民建議她“必記”……轄區(qū)1000多戶家庭的“大城小事”,都化為朱國萍案頭高質量的建議。

  時間來到2019年11月2日,朱國萍又一次見到了總書記。

  那天臨近傍晚,正在上??疾斓牧暯娇倳?,來到朱國萍所在的虹橋街道調研。

  在古北市民中心,朱國萍站在總書記身邊,又講了她從基層立法實踐中“上新”的故事。

  朱國萍和居民們在過去的幾年間,通過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陸續(xù)參與了反家庭暴力法、國歌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30余部法律的修改,提出600多條各類立法建議意見。

  朱國萍對總書記說:“我們老百姓看到自己提的建議意見變成了法條里的一句話、一個詞,很高興……居民們不僅‘零距離’感受到了人民民主,也更有主人翁意識,更具法治思維?!?/p>

  在詳細了解了聯(lián)系點的工作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論斷:“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

  朱國萍感慨地說:“我們的小故事連著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大方略?!?/p>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對全國人大組織法作出修改,將“全過程民主”寫進這部法律。此時,已退休的朱國萍在她成立的虹橋萍聚工作室,繼續(xù)著服務居民、聆聽民生所盼的實踐。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朱國萍正梳理她了解的民生故事,忙著準備提交大會的建議:老人長護險評估之困怎么解?孩子網(wǎng)絡成癮怎么管?

  朱國萍說:“這‘一老一小’是社會的關切,也是總書記的牽掛。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們要繼續(xù)努力?!?/p>

  總策劃:傅華

  監(jiān)制:趙承、姜微、霍小光

  統(tǒng)籌:吳晶、王絢

  文字:屈婷、鄒多為、郭敬丹

  編輯:姜瀟、張惠慧

  視頻:李海偉

  視覺/海報:徐壯、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編輯:王婷婷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wǎng)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wǎng)版權聲明 】

1.本網(wǎng)(張家口新聞網(wǎng))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wǎng)”、“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wǎng)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 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wǎng)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