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wǎng) 數(shù)字報刊
您當(dāng)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文化歷史 > 張家口文化歷史

【文化中國】行涿鹿尋古

2024-07-19 10:21:59  來源:河北新聞網(wǎng)

  涿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涿鹿故事里,蘊含著中國歷史長河奔涌、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也潛藏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壯大發(fā)展的密碼。

  “千古文明開涿鹿”,這一論斷出自陳穉常先生力作《中國上古史演義》第二回的標題,并得到著名歷史學(xué)家顧頡剛先生的肯定,是學(xué)術(shù)界研究“涿鹿”在中國上古史中地位的重要參照。

  經(jīng)過滄桑歲月的洗禮,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涿鹿域內(nèi),依稀可辨的殘垣斷壁、出土的石器與骨器、俯拾皆是的陶器碎片,以及到處散落的歷史遺跡,仍然透露著豐盈的信息。撥開層層迷霧,從中或許可以破譯出一個文明起源的隱秘暗語。

                        一

  不久前,帶著好奇和期待,我們?nèi)ヌ皆L涿鹿黃帝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黃帝石像。石像為后人紀念黃帝而造,與想象中上古時代帝王的形象基本吻合。高約十幾米的石像赫然佇立,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給予人們對歷史和生命無限的遐思。

  黃帝城,亦被稱為“軒轅之丘”“涿鹿故城”,距礬山鎮(zhèn)兩公里。整座城池,南北長510至540米,東西寬450至500米。南、西、北尚存殘垣,高高低低,蜿蜒曲折,狀如臥龍。最為獨特的是城門,僅有一座,位于西南角。

  城垣四周散落著不知名的野花,在夏風(fēng)中恣意搖曳。

  徜徉于黃帝城內(nèi),如同行走在時空隧道中。萋萋芳草間,頹圮的廢墟中,細碎的陶片俯拾皆是。我們小心翼翼地擦去附著的黃土,陶片上的紋理清晰可見。它們屬于仰韶文化時期的細泥紅陶和龍山文化時期的籃紋泥陶。駐足于此,凝視著手中散發(fā)著泥土氣息的陶片,依稀聽到了那生生不息的脈動,看到了動人心魄的輝煌歷史從這里開始書寫。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腳步變得規(guī)矩起來,不再散漫隨意。此時此刻,我們已不是行走在普通的原野之上。

  黃帝泉,位于黃帝城東南500米處一個幽靜院落中。院中參天的楊樹散發(fā)出淡淡的香,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落于水面上。微風(fēng)襲來,倒映著樹影的水面掀起層層銀色漣漪。一塊塊白石,在黃帝泉周邊堆砌出整齊的泉壁,形成一個周長近百米的泉圍。黃帝泉共有7孔泉眼,日夜不停地噴涌著甘甜的泉水。泉水形成約800平方米的水面,南部留有出水口,清澈的泉水從這里汩汩涌出,滋養(yǎng)著周邊8個村莊的農(nóng)田。

  冬不結(jié)冰,夏不生腐,黃帝泉水溫四季都保持在12.5℃至13.4℃之間。泉水具有滋潤肌膚、醫(yī)治疾病之功效,無論多旱多澇,都未曾枯涸和外溢。當(dāng)?shù)匾粍t諺語形象地道出了黃帝泉為百姓帶來的益處:“用它澆地莊稼旺,用它飲馬馬兒壯,用它做飯飯菜香,用它洗臉臉蛋光。”果不其然,在這里偶遇的男男女女都有著光潔紅潤的臉龐,他們面對來客總是以純樸的微笑相迎。

                          二

  初到涿鹿的人們,極易把黃帝泉和阪泉相互混淆。究其原因,蓋為中國古代最為權(quán)威的兩部地理志《魏土地記》和《水經(jīng)注》都把二者混為一談的緣故。這種謬說,以訛傳訛近2000年,后來的學(xué)者對此鮮有質(zhì)疑,直至今日依然未能完全修正。

  阪泉,位于黃帝城西南2.8公里處上七旗村,古為涿水重要源頭。相傳是炎帝族人飲水之處。阪泉泉口西側(cè),現(xiàn)存一石阜,為黃帝祠遺跡。上世紀50年代黃帝祠仍見殘垣斷壁,而后漸漸湮沒于歷史煙塵中。

  抵此探訪,豈能無感?若無人介紹,恐怕任誰也不會想到,眼前僅剩裸露石塊的一汪不起眼的泉水竟與中華文明始祖黃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稘h書》云:“涿鹿在上谷,今見有阪泉地、黃帝祠。”《魏土地記》記載:“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唐代《括地志》對此記述尤為詳盡:“阪泉,今名黃帝泉,在媯州懷戎縣東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東北,與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媯州東南五十里,本黃帝所都也?!?/p>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從黃帝泉與阪泉之誤中,我們深切理解了蘇東坡在《石鐘山記》中的喟嘆,深感覓得真知不僅需要破萬卷書,更需行萬里路。

  出黃帝城,在連通涿鹿縣城與礬山鎮(zhèn)公路的西側(cè),立著一座不足百米的土山。這是一條較為繁忙的公路,車輛川流不息,但鮮有人在這樣一座孤寂的小土山前駐足停留。然而,極可能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書寫正是從這座小土山開始落筆。這座在路人眼前一閃而過的小土山,便是釜山。

  驕陽之下,釜山被綠意蔥蘢所包圍,但仍掩蓋不住歷史和時間所賦予的滄桑。我們沿著蜿蜒曲折的田間小路向上攀爬,不知不覺抵達山頂,腳下是一片開闊的平地,栽種著杏樹、桃樹以及不知名的果樹。自山頂眺望或俯瞰,整座山分為整齊有序的三層,猶如一座人工建造用于重大活動的神壇,從形制上判斷,自然形成的可能性極小。

                             三

  出涿鹿縣城,往東南20余公里,便到了因丁玲創(chuàng)作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而聞名遐邇的溫泉屯村。村落房屋錯落有致、整潔溫馨,村中央一棵枝葉婆娑的古槐,像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見證著悠久而傳奇的歷史。距古槐不遠,坐落著一座極具北方特色的院落,院落的東北角靜靜地立著一座小而舊的廟宇。這座北方尋常的小廟因與丁玲的結(jié)緣,而被歷史和時代所書寫。

  從溫泉屯村驅(qū)車北行,不久來到了外虎溝村。這里盛產(chǎn)葡萄,擁有國內(nèi)著名的古葡萄群,其中,被稱為“北國明珠”的葡萄藤存活了300余年,是全國栽植時間最長的單株葡萄。時至今日,這株葡萄藤依然生機盎然,枝蔓蔓延。

  穿過古葡萄群,徒步進入一條深邃的黃土溝壑,循著村民踩踏出的黃土小徑,朝著不遠處的山巒前行。這條溝是當(dāng)?shù)刂钠咸褱希桓咸烟倥罎M了溝頂、溝底、溝沿、溝坡。走出山谷,到達橋山山腳,抬頭極目遠眺山頂,一座圓如滿月的天然拱形石橋赫然躍入眼簾。透過石橋孔洞,隱約可見藍天。在石橋附近的平地上,有一祭臺,高約1.5米,長寬各2米,似為人工鑿成。

  橋山東北3公里處、今溫泉屯村東,建有溫泉行宮,據(jù)說為歷史上帝王祭祀黃帝休憩之用,相傳建于舜,北魏重修,史稱“南宮”?!段和恋赜洝穼Υ擞星逦鷶⑹觯骸跋侣宄菛|南四十里有橋山,山下有溫泉,泉上有祭堂,雕檐華宇,被于浦上?!北蔽簳r,先后有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文成帝拓跋濬“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以太牢祠黃帝”。祭拜黃帝陵多由溫泉屯行宮出發(fā),經(jīng)虎溝村至橋山。

  從山底沿著石階攀援而上,行約百米,一座建筑赫然在目。建筑為四角飛檐亭,前有一畝見方的大理石鋪陳的廣場,四周為玉石欄桿所環(huán)繞,后為一座山包,為當(dāng)?shù)卮迕駛髡f中的黃帝陵。山陵坐北朝南,較為矮小,其西南有一條順著山勢蜿蜒不絕的溝,溝深處有古廟一座,香火至今未斷。

  關(guān)于黃帝到底葬身何處,除陜西黃帝陵之外,民間還存在河北涿鹿、河南靈寶、北京平谷、甘肅正寧、山西臨汾等不同說法。雖然這些黃帝陵有可能只是衣冠冢而非實冢,但追懷人文先祖的心情和意愿無疑是相同的。

                           四

  蚩尤寨與西北方向的黃帝城僅相隔3公里,明朝以來,這里一直被稱為“蚩尤寨”。當(dāng)遠遠地看到那三座一字排開的聳立寨基時,剎那間,一種莫名的對蚩尤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座寨基從南至北一字排開,每寨之間約有300米間隔,有小路連通。南寨約7200平方米,用以軍需儲存;中寨較小,約有南寨的一半,為指揮樞紐;北寨最大,約10000平方米,為屯兵所用。在兵寨的墻基下,建有一條條曲折蜿蜒的地道,地道的入口處,不時鉆出一張張頑皮的掛著道道泥印的孩子笑臉,空曠的原野上,不時回蕩著孩童們無憂無慮的歡笑聲。

  蚩尤文化一直影響著當(dāng)?shù)厝说纳?。?jù)村民介紹,蚩尤寨附近曾存有蚩尤廟,每逢祭祀日,十里八村的人們紛紛到此祭拜。傳說由蚩尤栽種的兩棵古樹,雖存世千年依舊枝繁葉茂、蒼翠蔥郁。古樹環(huán)繞的那眼清澈的蚩尤泉,冥冥之中似乎是戰(zhàn)神以自己特有的溫柔,千百年來默默造福著這一方善良的百姓。蚩尤雖是一位失敗者,但也是一位英雄,當(dāng)?shù)乩习傩詹]有忘記他。

  返回的途中,再次回首蚩尤寨,恍惚間,高聳的寨墻幻化為戰(zhàn)神錚錚鐵骨,蒼勁的千年古柏似乎在展示著戰(zhàn)神永不逝去的雄風(fēng),樹下那眼千年古泉仿佛正在講述著五千年前的傳說。

  蚩尤墳位于涿鹿縣與北京市接壤的群山中。出礬山鎮(zhèn),沿兩山相夾的柏油路,在路旁一條清澈歡騰的河流陪伴下,一直往南行駛約20分鐘,轉(zhuǎn)過一道山彎,一個群山環(huán)繞的小山村就撲入眼簾。

  蚩尤墳坐落在塔寺村東南的山腳處,為籃球場大小的土質(zhì)山包,被4棵挺拔的古柏所環(huán)繞。與蚩尤墳相對的山脊上矗立著一座古塔,為金代建筑,距今已千余年,在藍天映襯下,顯得明晰而孤清。塔身共9層,顏色呈赭黃色,刻有為守墓人所著的文字。村口曾有一座佛寺,多年前已被山洪沖毀,地基仍清晰可見。村南是一條蜿蜒曲折、深不見底的山谷,遠處隱隱的山峰是山谷的終點。越過山峰,便到了北京市門頭溝。據(jù)村民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曾在山谷挖掘出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陶器,后經(jīng)考證,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驅(qū)車駛離村落,山頭掛著的夕陽散發(fā)著耀眼的光,猶如中華文明之光,照射著群山和村落。

  告別涿鹿,正值中午。整潔寬敞的街道、整齊嶄新的樓房、街上忙碌的身影、庭院內(nèi)幸福祥和的笑顏,無不透露著勃勃生機。整個小城繁華而不失恬靜,現(xiàn)代而不失古樸。被桑干河滋養(yǎng)的涿鹿兒女,在這片古老豐饒的土地上,以他們的勤勞和智慧正在書寫著一個個新輝煌,實現(xiàn)著一個個新夢想。 (鄭恩兵 張秀春)

  (來源:《河北日報》)

編輯:蘇穎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wǎng)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guān)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聲明 】

1.本網(wǎng)(張家口新聞網(wǎng))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wǎng)”、“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均屬張家口新聞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 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zé)任。

2.本網(wǎng)其他轉(zhuǎn)載稿件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quán)所有者在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