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社會 > 張家口社會

微短劇狂奔:觀眾為何上頭、買單?

2024-04-10 08:41:41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如今,作為一種新興的視聽體驗,具有碎片化特征的網絡微短劇已成為很多人消磨時間、放松心情的“生活調味劑”。然而,情節(jié)簡單、節(jié)奏緊湊、劇情反轉快的微短劇爆發(fā)式增長的同時,不乏一些為蹭熱度而粗制濫造、惡意引流、三觀不正的作品濫竽充數。對此,一些市民呼吁,應加大微短劇內容的監(jiān)督力度,讓高流量轉化為高質量,讓小短劇散發(fā)出大能量。

  刷微短劇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趙曉剛 攝

   童叟癡迷家人憂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里,市民張女士與上初中的女兒相處得并不愉快。為緩解課業(yè)壓力,張女士一家選擇到北京來一場短途游。然而,她卻發(fā)現女兒對觀古跡、游公園并沒有多少興趣,反而成為“低頭族”,問話愛搭不理,只顧埋頭“刷”手機。為不破壞度假心情,張女士勸說她不要玩手游了,但女兒卻反駁說只是在看短視頻。

  什么樣的短視頻能讓女兒一起床就眼睛不離手機屏?充滿疑惑的張女士一番了解下吃了一驚。原來,女兒所看的時長兩三分鐘的短視頻動輒有上百集之多,叫“微短劇”。她口中津津樂道的復仇逆襲成首富、穿越古代當皇子、巧遇名師成神醫(yī)等故事,在張女士看來就是些制作拙劣、內容浮夸且浪費青少年時間與精力的糟粕。而女兒看的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爛俗故事,更是讓她擔心女兒會出現“早戀”問題,進而影響學業(yè)。于是,母女倆頻頻出現“拿走手機就跳,一給手機就笑”的情況,讓張女士頗感頭疼。

  因為微短劇里的有些劇情,抓住了老年群體的情感需求,有很強的代入感,因此一些老年人也成為其忠實擁躉。

  由于不能經常回家看望母親,王先生給老人買了一臺智能手機,以便交流。不久前,王先生回家時發(fā)現母親不再嘮叨他,而是經常戴著老花鏡,拿著手機不撒手,即便去廚房做飯,也把手機擺在一旁看。王先生關注后發(fā)現,母親是在追一部微短劇,劇情是關于婆媳關系的,雖然劇情粗制濫造,但母親卻很癡迷,經?!八ⅰ钡缴钜?。從“閑不住”到“宅在家”,母親這種轉變讓王先生感到很擔憂。

  有些內容低俗化

  記者調查發(fā)現,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更喜歡在短時間內獲取信息和娛樂。每集幾分鐘的微短劇節(jié)奏緊湊、劇情推進快,整好滿足了這一需求,讓人們可以在生活的間隙中快速消遣。

  而多樣性是微短劇讓人“上頭”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青春校園到都市情感,從懸疑推理到歷史傳奇,各種類型應有盡有,能夠與不同人群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無縫對接。

  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現象,如今微短劇已成為文化產業(yè)帶新的增長點。據統(tǒng)計,截至去年12月,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已超300億元。

  然而,就在微短劇風頭正勁的同時,良莠不齊問題也凸顯出來。記者瀏覽多部微短劇后發(fā)現,總裁、首富、大佬是微短劇中使用的高頻詞。這些揮金如土的人設脫離生活實際,違反現實邏輯,存在不良價值觀導向,而且一些作品為博流量,充斥著夸張、套路、媚俗的劇情,甚至畫面低俗,搞擦邊,不利于青少年成長,也影響著社會風氣。

  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提出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chuàng)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強調對網絡視聽平臺和制作機構的政治引領,對微短劇內容的創(chuàng)作、生產、審核等前端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把關。不久前,根據網友反映,因存在劇情低俗,臺詞、畫面、情節(jié)涉及嚴重軟色情等違規(guī)情況,火爆一時的微短劇《老師不要跑》被全網下線,為“狂飆”的微短劇行業(yè)踩了一腳“剎車”。

  要流量更要質量

  對于異軍突起的微短劇行業(yè),一些市民表達了看法。

  在校大學生小王說,她經常付費充值追微短劇,尤其看到主角受委屈后快速反擊時非常解氣。但她自知,這種簡單粗暴的編劇邏輯就像“白日做夢”,只是生活中的一種幻覺?!岸鴮τ趦r值觀和是非觀正在塑造期的未成年人來說,無疑會受到影響。”

  市民張先生說,相較于傳統(tǒng)電視劇和電影,微短劇時長短,符合人們碎片化的觀看習慣,為大眾提供了一種娛樂新渠道。但爆火之下經不起細究。由于劇情缺乏邏輯、格調低下等問題,讓一些微短劇“火”得快,“熄火”也快,確實值得深思。

  更多市民表示,微短劇的興起自有其道理,但“微”的只是體量,而非價值;“短”的只是時長,而非質地。如果在流量經濟的邏輯主導下,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必然會跌入一味迎合受眾惡趣味的泥潭中。因此,監(jiān)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打擊力度,讓違法違規(guī)者“出局”,凈化行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引導從業(yè)者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只有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微短劇行業(yè)才能真正成為人們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網上精神食糧。(河山新聞記者 趙曉剛)

編輯:蘇穎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