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shù)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

周末大風到底有多強?如何防護?重要提醒→

2025-04-11 18:04:13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11日起,隨著新一股較強冷空氣東移南下,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天氣復雜,其中,北方將出現(xiàn)大范圍大風沙塵天氣,華北地區(qū)需警惕歷史同期罕見持續(xù)性大風。

  01

  周末北方大風到底有多大?

  中央氣象臺11日6時繼續(xù)發(fā)布大風橙色預警,預計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肅北部和東部、寧夏、陜西中北部、內蒙古大部及東北地區(qū)中南部、華北、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四川盆地東部等地部分地區(qū)有5~7級大風,陣風8~10級,其中,內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

  中央氣象臺提示,這股較強冷空氣給華北、黃淮東部帶來的強風天氣,瞬時極大風速將達到11至13級。11日下午至13日白天是大風主要影響時段,12日白天為最強時段。

  02

  健康

  大風來襲該如何防御?

  大風可能伴隨沙塵、降溫及突發(fā)性強對流天氣,對居民健康安全構成威脅。多科室醫(yī)生給出防護建議,保障自身和身邊人健康:

  急診醫(yī)生提示:

  戶外篇:大風事故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因為高空墜物:老式建筑外墻、年久失修的廣告牌、馬路旁的大樹枯枝,被稱為三大"空中殺手",宅家才是最好的選擇。對于必須出行的朋友,出行時請務必避開環(huán)路高架連接處、遠離工地密集區(qū)域、采用"之"字形騎行對抗橫風。

  居家篇:當氣溫驟降時,人體為了維持體溫,血管會自然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對于有心血管基礎病的患者來說,可能會有疾病急性發(fā)作的風險,需格外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病情加重。

  如果患者出現(xiàn)以下癥狀,需及時就醫(yī):

  突然出現(xiàn)的頭痛、頭暈,這可能是血壓升高的信號,應及時測量血壓;

  持續(xù)不好轉的胸悶、胸痛,這可能是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前兆;

  言語不清、肢體無力,這可能是中風的癥狀。

  以上疾病的救治時間窗都很短,請毫不猶豫撥打急救電話。

  呼吸科醫(yī)生提示:

  呼吸系統(tǒng)是受環(huán)境影響最直接的器官,大風趕上春季,空氣中的粉塵和花粉濃度驟然飆升。對于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來說,此時盡量不要出門。

  一定要出門的話,注意做好防護,比如口罩、眼鏡、帽子、紗巾要戴全,保護好五官和皮膚,尤其是呼吸道。

  即使不出門,大風天時室內的粉塵濃度要遠遠高于平常日子,要規(guī)范使用基礎疾病的藥物,并備好2種可能用到的急用藥:一種是緩解氣管痙攣的藥物,用于治療因粉塵刺激而導致的氣管痙攣;

  另一種是抗過敏藥,可以緩解因花粉濃度驟然升高而引起的氣道過敏。

  創(chuàng)傷骨科醫(yī)生提示:

  萬一不慎被風刮倒,或者被重物砸傷,首先要判斷環(huán)境是否安全,盡快脫離危險環(huán)境,避免二次受傷。

  如果受傷出血,需要壓迫傷口止血,受傷部位在上肢的話,盡量將受傷部位抬高過心臟。如果腳扭傷了,建議先坐下來尋求他人幫助,不要過度行走,到家后冷敷24—48小時;如果疼痛很劇烈,還是建議等風小了之后,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如果擔心自己骨折,可以用以下方法判斷:

  下肢損傷可以嘗試一下雙腳站立和緩慢行走,如果可以做到,那大概率沒有骨折。

  上肢損傷的傷處能活動或者按著不太疼,也大概率沒有骨折。

  兒科醫(yī)生提示:

  大風天非必要別帶娃出門,不得不帶娃外出,牢記這五點,讓孩子遠離風險: 

  戴好兒童口罩,回家后及時清洗口鼻,關閉門窗,有條件的開啟空氣凈化器。 

  沙塵、柳絮容易進入眼睛,戴好護目鏡或帽子,避免揉眼。如果眼睛不幸進了異物及時用清水沖洗。多抹護膚油,避免皮膚干裂。

  最好給孩子穿上防風的外套,及時擦干汗液,避免吹風受涼。 

  大風天多注意看護孩子,避免站不穩(wěn)出現(xiàn)磕碰。遠離廣告牌、樹木和工地,坐嬰兒車的要扣緊安全帶。

  如果孩子出現(xiàn)劇烈咳嗽、胸悶、皮疹或眼睛紅腫,請及時就醫(yī)

編輯:蘇穎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