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歷來看得很重。在地方工作期間,他就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工作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江河湖泊到林?;哪瑥臐竦夭菰角嗌轿忠?,習近平總書記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足跡遍及神州大地。一份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是美麗中國最生動的注腳。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央視網推出系列微紀錄片《綠水青山間》,與您一起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感受綠水青山間的幸福。
|天天學習|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2024年,我國糧食年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糧食豐收,離不開東北廣袤的黑土地。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特別適合農業(yè)生產,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形成一公分厚的黑土層需要二百年至四百年。目前,全球僅有四片大面積黑土區(qū),占全球陸地面積不到7%,我國東北地區(qū)是其中之一。
如何處理好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2020年7月,總書記走進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qū),在田間輕撫碧綠秸稈,登觀景臺眺望萬畝糧倉。“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言語間,流露出黑土地在他心里的特殊位置。
倉廩實,天下安。如今,東北多地打響黑土地“保衛(wèi)戰(zhàn)”。推廣農業(yè)科技、出臺保護條例、建設高標準農田……一項項精細化保護措施相繼落地,為變“瘦”、變“薄”、變“硬”的黑土地加“油”,為“大國糧倉”夯實根基。
總監(jiān)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jiān)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策 劃丨孟利錚 李夏
編 導丨李丹 欒秋琪
導 演丨李夏 鄒可強
攝 像丨鄒可強 劉國俊 宋飛
制 作丨海曼 雷戈 浩文 宋超陽 楊帆 胡巖巖
校 對丨蔡純琳 劉禛 宋春燕 閆田田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支 持丨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基金會
鳴 謝丨吉林省四平市委網信辦、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委宣傳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融媒體中心、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