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張桂梅老師面對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曾說:“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個不幸的故事,他們的心里都揣著一塊冰。所以我要加倍對他們好,讓他們找到光明、溫暖和希望?!?/p>
張桂梅老師的這番話,勾起了張北縣樹兒灣小學美術教師兼科技輔導員蘭學淵對自己少年時代的回憶。正是因為當年他的老師給予他的愛和希望,才讓他由一個問題少年蛻變成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童年時期,蘭老師家附近有個臨時機場,和所有同齡人一樣,他覺得飛在天上的東西都無比神奇,是好奇心驅使,也是命運使然,他開始嘗試制作飛機模型。
但因家庭變故,當時的他成了一個熊孩子,偷東西、打架,外表“強悍”,實則自卑、內向,不堪一擊。
讓生命得到升華,需要一個契機。蘭老師說,“改變我的人是小學班主任郭老師,當所有人都躲的我遠遠的,唯有郭老師對我耐心教導,使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愛?!?/p>
如果說童年的耳濡目染是在心里埋下一顆種子,郭老師便是第一個澆水的人,她是第一個支持他制作航空模型的人,也讓他開始振作、自信、奮發(fā)圖強。
后來,蘭老師在很多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不僅順利地完成了中學的學業(yè),還考上了理想大學。在大學時代的“變本加厲”,讓他收獲了一個“拼命三郎”的稱號,優(yōu)秀團員、優(yōu)秀學生干部、全國優(yōu)秀畢業(yè)生……獎勵源源不斷,蘭老師一路向好。
“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教會了我感恩,教會了我堅強,讓我變得不服輸,變得有毅力。他們傳授我知識的同時,更讓我擁有了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自信和經歷,讓我對‘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有了深刻的理解。
大學畢業(yè),蘭老師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和企業(yè)高薪的聘請,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xiāng)——當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p>
蘭老師的學生小凡,母親很早就離開了他,父親患病讓他的家庭不堪重負,因此他自卑而內向。蘭老師深知,對這樣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物質資助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要傳遞給他一種精神,才能讓他立得住以后的人生。于是,蘭老師邀請他加入航模科技社團,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yǎng)他的興趣,讓他參加比賽,讓他先有“贏”的志向。
因胸懷大志,所以懂得了刻苦,因為刻苦,成績大幅提升,后來小凡意料之中地被選拔進張北縣第三中學的航模特長班,在省教育廳航模比賽中還獲得了一等獎、國際無人飛行器設計大賽三等獎。如今的小凡在張北縣職教中心學習無人機專業(yè)。相信通過專業(yè)的學習,他的未來會很美好。像這樣的孩子,在蘭老師的學生中還有很多,他們的改變,激勵著蘭老師更加努力。
蘭老師認為“扶志”,就是解放孩子的天性,從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抓起。
蘭老師將美術課與航空航天科普相融合,并結合先進的STEAM跨學科教育理念,讓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也能接觸到先進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科學系統(tǒng)的學習航模和航空科普知識,蘭老師研發(fā)了一系列的校本科技教程,建立了校園綜合科普教育平臺,為學校設計了精美的航空文化長廊。2019年,蘭老師任教的學校被中國航空學會授予張家口首所“全國航空特色學校”稱號。
帶著感恩的心,蘭老師還積極的進行公益支教,走出校園,深入鄉(xiāng)村小學和特教學校,送去科技課程和模型器材,更廣泛的普及推廣航空科技知識。他成立名師科技工作室,定期通過線下和線上為本縣及全國各地學校的老師們分享航空科普教育經驗,讓更多的孩子們受益。
有人說:“孩子們能遇到蘭老師真好!”而蘭老師卻覺得,是孩子們成就了他,讓他找到了價值所在。他要用仁愛之心、智慧之心繼續(xù)激發(fā)孩子們心中的夢。
記者 蘇麗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