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醫(yī)療健康 > 健康生活

警惕“增高產品”騙局,科學認識身高增長

2024-10-17 09:22:20  來源:科普中國

  在當今社會,身高似乎成為了人們越來越關注的一個焦點。無論是在就業(yè)、擇偶還是社交等方面,身高都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正因如此,一些不良商家抓住了人們的身高焦慮,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增高產品”,在互聯網上形成了日益完整的產業(yè)鏈。然而,這些所謂的“增高產品”真的如宣傳的那樣神奇嗎?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們的騙局,科學地認識身高增長的奧秘。

  打開電商平臺,搜索“增高”關鍵字,立刻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增高產品。有的宣稱“急速增高 17 厘米”,有的打出“骨骼再長技術”等誘人的口號。更有甚者,還披上了基因檢測、國家專利的“科學”外衣,試圖蒙騙消費者。前不久,上海閔行警方就抓獲了 8 個以售賣“增高粉”為餌的詐騙團伙。這些團伙將成本僅 50 元的牦牛骨粉,以 3000 元至 5000 元的高價向消費者兜售,涉案資金高達 100 萬元。但經檢驗,這些所謂的“增高粉”雖然含有蛋白質和鈣含量,卻遠不如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如大米、豆制品、牛奶等。

  醫(yī)生介紹,人的身高增長主要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嬰兒期,從出生到三歲,這個時期是人生中生長最快的階段。嬰兒在這個階段會經歷快速的身體發(fā)育,身高和體重都會迅速增長。第二個時期是兒童期,從 3 歲到青春期前。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身體繼續(xù)穩(wěn)步生長,但速度相對嬰兒期有所減緩。第三個時期是青春期,這個時期人體在增高的同時,骨成熟度也在增加。等到骨骺閉合后,身高增長隨之停止。

  對于女孩子來說,一般在骨齡 14 歲左右的時候,骨骺就接近閉合;男孩子則在骨齡 16 歲左右達到接近成年人身高。一旦骨骺完全閉合,無論使用何種刺激手段,都不可能再實現身高的增長。

  對于未成年人的身高問題,不少家長存在誤區(qū)。誤區(qū)一,對照生長發(fā)育表,孩子身高明顯較低,但不著急、不重視、不及時干預。實際上,當男孩變聲,女孩月經初潮,就意味著進入青春期發(fā)育后階段。此時,骨骺已經接近閉合,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等到骨骺完全閉合,身高就停止生長了。誤區(qū)二,孩子身高較矮,帶孩子到非專科醫(yī)院就診,或者盲目相信一些口服增高產品。這樣的“亂投醫(yī)”不僅對孩子生長發(fā)育無益,還有可能因為激素濫用等原因,造成孩子骨骺提前閉合。誤區(qū)三,不恰當地使用生長激素。家長一定要對照生長發(fā)育表,定期監(jiān)測兒童身高。如果兒童明顯身高較低,屬于矮小癥的范疇,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像家族遺傳的特發(fā)性矮小、小于胎齡兒沒有追趕的,還有一些骨骼異常的情況,可以考慮嘗試生長激素,但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那么,如何才能實現科學長高呢?對于未成年人來說,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是身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應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其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身體生長激素分泌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在深度睡眠狀態(tài)下,生長激素的分泌會達到高峰。因此,未成年人應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此外,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身高增長。例如,跳繩、籃球、游泳等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促進身體發(fā)育。但要注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避免過度運動造成身體損傷。

  總之,我們要警惕“增高產品”的騙局,科學地認識身高增長的規(guī)律。成年人的骨骺一旦閉合,就不可能再通過任何所謂的“增高產品”實現身高增長。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家長要關注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采取正確的措施。同時,要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進行咨詢和治療,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增高產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科學長高,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我們用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遠離“增高產品”的陷阱,為自己和孩子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蘇穎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